粉末涂料的密度(1)-密度的分类
                                                   前言
近年来,粉末涂料因无VOC排放,绿色环保的特点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随着应用市场越来越成熟,各行业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明确并且严格,这就驱使粉末供应商对产品的品质以及成本进行更加科学的控制与管理。粉末涂料的密度是一项对于产品质量与成本有表征意义的指标。合理设计粉末涂料的密度并严格管控,有利于涂装工艺的稳定,获得外观良好、性能优异的涂膜。
      粉末涂料是基料树脂、固化剂、颜填料、助剂等多种组分,经过熔融、混炼、冷却、粉碎后的粉体混合物。成品中每个颗粒的形状并不规则,颗粒表面或者内部包含孔隙,用图像的方式来表示颗粒的不同体积值如图1所示:

粉体测试密度是用粉体的质量(m)除以粉体的体积计算得到的。粉体的体积一般是由粉体颗粒间间隙所占体积(V间)、粉体颗粒上孔的体积(V孔=V开+V闭)、粉体颗粒材料的骨架体积(V固)三部分组成。依据测得的粉末涂料的体积不同,粉体的密度可以用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真密度3种密度来表达,也就是:
堆积密度= m /(V间 + V孔 + V固);
表观密度= m /(V闭 + V固);
真密度= m / V固
在粉末涂料本身无法完全排除内部闭口孔隙的前提下,粉末涂料行业真密度是很难测量的,最常使用的密度指标即为表观密度。从理论计算角度分析,待测粉末的粒径越小,单个颗粒的孔隙越少表观密度越接近真密度。并且对于同类物质来说,颗粒的孔隙情况基本不变,所以即使是表观密度,测量结果还是比较稳定的,在粉末涂料行业内来说还是极有对比意义的。堆积密度是指粉末在规定条件下自由充满标准容器后所测得的密度,即粉末松散填装时单位体积的质量,反应的是颗粒堆积的紧密程度及粉体的堆放空间,是粉末的一种外在特征,对于粉末流化及涂装方面来说,是一个可以参考的判断指标。
 
			 
						 
							 
							 
							